代表委員熱議政府工作報告 推進全民閱讀再升階!
3月5日上午9時,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開幕會。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強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中有多處關涉文化產業的內容,比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深入推進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深化全民閱讀活動,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等等。這些內容引發了代表委員的熱議,并受到業內廣泛關注。
兩個“首入”為出版業提供指引
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文化出版領域的相關內容中,兩個“首入”引發關注,為行業發展指明方向。
“習近平文化思想”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習近平文化思想于2023年10月7日至8日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上首次提出,總結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文化建設方面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內涵十分豐富、論述極為深刻。今年年初召開的2024年全國新聞出版局(版權局)局長會議也提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對出版業而言,這一思想將持續引領業界自覺學習,成為新時代新征程推進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
“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首入報告。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深入推進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足以體現黨中央、國務院對國家文化數字化工作的高度重視。從近年來相關政策可以看到,我國不斷加強數字文化產業頂層設計,陸續出臺了多項支持舉措。比如2017年出臺的《關于推動數字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了我國數字文化產業的基本概念;2020年印發《關于推動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為我國數字化建設邁向更高水平進一步指明方向;2021年,實施文化產業數字化戰略被正式寫入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2022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提出了八項重點任務,其中一項就是加快文化產業數字化布局。內容生產是文化產業數字化的重要根基,對出版業來說,未來仍需繼續推進數字化建設,提高數字化內容生產水平,保障數字文化新業態長遠發展,助力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
“全民閱讀”連續11年寫入報告
每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最受書業關注的還屬“全民閱讀”。自2014年開始,“全民閱讀”已連續11年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下轉第6版) (上接第1版)回溯往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全民閱讀”的表述變化:2014年至2016年的表述是“倡導全民閱讀”,2017年則是“大力推動全民閱讀”,讓出版發行業上下極為振奮。經歷從2018年到2021年的“倡導全民閱讀”之后,2022年和2023年的表述則是“深入推進全民閱讀”。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化全民閱讀活動”,這與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的表述一致。從“深入”到“深化”,足以體現黨中央、國務院對全民閱讀的高度重視以及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決心。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多位代表、委員的議案提案都聚焦于“全民閱讀”。如何深化全民閱讀?全國政協委員,商務印書館執行董事、黨委書記顧青倡導深度閱讀、加大經典圖書的推薦力度。他認為,在網絡閱讀盛行的當下,恢復讀書的本質,提升自我水平,才是全民閱讀最重要的事情。在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總編輯韓敬群看來,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化全民閱讀”,意在更高質量地推進這項工作。閱讀活動應常態化、持久化,滲透到每一位讀者的日常生活中。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吳義勤告訴記者:“文學的意義在于讀者的閱讀,文學所蘊含精神力量的傳遞也必須通過閱讀才能實現。”因此,在今年的兩會提案中,他建議建立“作家文學閱讀大使”榮譽制度、打造權威的文學閱讀榜等。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報業集團黨委書記、社長李蕓認為,建設“書香社會”需要黨和政府作為倡導者和引領者,加強統籌、整合資源、整體推進。基于此,她今年提交了一份關于提升文化服務能級,加速推進“書香社會”建設的提案。她建議做好統籌規劃、頂層設計,加快推動線上線下、實體閱讀空間和數字閱讀平臺同步融合發展。
對于教育領域的“全民閱讀”建設,全國政協委員、民建北京市委副主委、希肯國際文化集團董事長安庭建議推進校園“書香京津冀”建設。在他看來,以“書香京津冀”建設帶動全民閱讀,既能促進三地全面協同發展,又能在全國樹立示范引領作用。
值得關注的是,香港特區政府于去年4月23日宣布,2024年起將把這一天定為“香港全民閱讀日”。今年兩會期間,港區全國政協委員、天地圖書董事長吳靜怡建議粵港澳三地共建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全民閱讀文化”共建共享平臺,推動我國香港的全民閱讀活動與粵港澳大灣區實現聯動及同頻共振,相互借鑒學習,不斷擴大活動規模和文化影響力。
古籍相關人才隊伍建設與數字化呼聲高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著力賡續中華文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取之不竭的富礦寶藏,傳統文化與文化遺產是出版與學術研究互動的豐厚資源。新時代,如何讓傳統文化煥發新活力?在今年的兩會議案和提案中,傳統文化依舊是關注的重點。
古籍出版人才短板亟待補足。從業37年,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總經理李巖對出版依舊滿懷深情,也深知古籍人才培養的重要性。他說:“與其他出版類人才不同,古籍出版人才需要一定的學術專業積累,培養周期較長。”希望未來高校與出版企業之間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多措并舉培養高端古籍出版人才。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圖書館古籍館館長陳紅彥也關注到古籍工作仍然存在人才短缺的問題。她在今年《關于提升古籍保護人才培養水平靈活用人機制的提案》中建議學校教育階段,借鑒國外古籍保護人才的培養方式,整合學科設置;建立稀缺人才的綠色通道,有效補充公藏單位和社會機構的人力資源等。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博士生導師劉寧持續關注古籍和古詩文的當代傳承與傳播,她今年的提案為《進一步完善古籍工作項目評價與人才獎勵機制》。她建議評選國家級、省級古籍工作先進個人,同時以“古籍工作青年先進個人”稱號評選古籍青年優秀人才,激勵更多青年人才從事古籍工作。
古籍數字化激發新動能。全國人大代表,讀者雜志社副社長、副總編輯陳天竺一直很關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去年她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代表通道”呼吁,讓更多人感受到文字和閱讀的力量,引發廣泛關注。今年,陳天竺仍將目光聚焦于此,但是她的研究角度更加深入,古籍活化利用就是其中之一。她認為,做好新時代古籍工作,要利用好現代科技手段,使古籍中的智慧精華更好地傳播與推廣。古籍活化才能讓古籍走出學術“象牙塔”,服務大眾,服務社會。因此,今年兩會她帶來了關于進一步推動古籍活化利用的建議。
民進中央也提交了關于推進古籍數字化,以數字技術賦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提案,其中多處強調古籍數字化的重要性,古籍數字化是新時期保護、利用好古籍的有效方式,建議強化古籍數字化人才支撐,對現有人員進行數字化技術培訓,優化公共機構古籍數字化關鍵設備配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