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業的這輪大重組,我們到底該如何抉擇?
近日,電子音像出版融合創新研討會在山東煙臺舉行。受數字化浪潮沖擊,傳統電子音像出版困難重重。人工智能的迅猛發展深刻改變著電子音像出版的生態。電子音像出版是終將被時代拋棄,還是會在網絡出版時代仍有轉型的機會?這是電子音像出版人為之思考,為之求索的問題。10多家電子音像出版單位共同探討了電子音像出版領域傳統業務改造提升、新興業務培育壯大的路徑,探討了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方向方法,并就如何發揮行業整體效能,爭取有利政策,共同營造行業健康長遠發展有利環境,以及探討新設電子音像出版行業獎項等各抒己見。本報特整理與會同仁的觀點,以期共破行業難題。
行業發展與反思
“當前電子音像出版業正在經歷從低谷到轉型的關鍵階段。期間不乏黨和政府的支持、協會的指導以及社會各界的幫助。”作為本次研討會的東道主,山東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韓明紅在致辭中指出,“企業的發展與轉型涉及觀念轉變、技術融合以及業務拓展,要經歷一個適應與創新的過程。”
韓明紅介紹了山東出版集團實施“四方融合”工程、設立山東出版融合創新發展專項資金,以及成立山東省數字融合出版創新創業共同體等情況。山東電子音像出版社社長、東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刁戈在主持時坦言,電子音像社從成立起就在不斷地轉型,這些轉型,有成功也有失敗,有收獲也有不甘。
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副秘書長李弘指出,要考慮“內容為王”,更要考慮“用戶為王”,“聯接用戶”在當下更重要。此外,開展教育教學服務時需要考慮用戶分層,除了中小學學生,用戶還有可能是終身學習的人。傳統出版單位有很多專業內容可以向成人維度拓展教育教學服務。人的全面發展、社會發展和企業發展需要大量課程和培訓。他建議關注內容的視頻化、產品的課程化。李弘舉例紡織社等出版單位將專業圖書同步制作成視頻課程,不但帶動了圖書本身的銷售,還通過連接用戶,實現了更好的圖書視頻化和課程化,有力地促進了出版與渠道服務的深度融合。此外,李弘還提出,發展出版業新質生產力,出版單位更需要在技術應用和生產關系創新方面發力,尤其要加大力度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落地,通過技術賦能深度挖掘出版所具有的娛樂功能和教化功能,持續推進出版的高質量發展。
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總編輯、人民教育電子音像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人教數字出版公司董事長朱于國介紹說,人教電子音像出版社成立于1999年,至今25年,以往磁帶、光盤、U盤是主要產品形態。隨著技術的演進,傳統出版介質逐漸退出歷史舞臺,電子音像出版社被迫擠到了數字出版的新賽道上。但是數字出版的賽道實際上非常擁擠,數字化轉型并非易事。依托傳統的銷售渠道,人教電音社審時度勢,及時轉型,目前已經初步探索出一條實體出版向融媒體學習產品轉型的道路。期待未來通過與數字公司的整合重組,能夠優勢互補,破解各自的發展瓶頸。
人教音像數字公司總經理兼總編輯龍正武分析說,電子音像出版已建立了成熟體系,包括專屬出版號優勢以及音像出版物的制作、征訂、發貨和收款等流程非常成熟。然而,形勢總是在不斷發生變化,需要著眼未來進行布局和開拓。
方圓電子音像出版社社長蔣海燕介紹說,方圓電子音像社成立于1995年,是河北出版傳媒集團唯一一家全媒體公司。公司積極擁抱新技術,拓展新渠道,在以往傳統游戲出版基礎上積極拓展線下桌游、RPG游戲等新興游戲項目,簽約《宮喵尋寶》文創桌游項目,并成功舉辦了“‘方圓杯’桌上運動體驗賽”。
廣東海燕電子音像出版社社長助理梁振邦表示,廣東海燕社加快傳統電子音像的產品形態與內容的數字化、平臺化、智能化步伐,開發完成“語言樂學平臺”“粵高中資源學習平臺”,以及多個教育類融合項目。
湖北九通電子音像出版社總編輯王虹介紹說,九通社成立于1993年,當時人教社的英語配套聽力磁帶是單位主要經濟來源。30年后,社里整體業務產品線發生了很大變化。配套磁帶和光盤已基本退出市場。目前來看,九通社業務板塊主要分為三個部分:一是特色音像,二是中小學教輔,三是兒童產品,逐漸形成了傳統出版與新興出版融合發展的新格局。
紅星電子音像出版社副社長王光輝表示,他們的產品開發長期依托江西的本土資源,一個是歷史紅,另一個是山林好。出版社依托紅色資源和生態資源策劃了許多主題出版力作,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均取得雙豐收。近幾年來,該社又在發掘江西歷史人文選題,在古色文化領域有創新突破。江西歷史文化底蘊豐厚,這些地域特色文化資源寶庫是出版選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財富,應當宣傳好、利用好。此外,近年來策劃了不少類似的古色地域特色作品,這類選題申請了國家出版基金項目,也取得了豐碩成果。
湖南電子音像出版社社長黃永華在出版業供職27年。作為融合出版的觀察者、探索者和研究者,他介紹說,湖南電子音像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擁有包括網絡游戲出版和廣播電視節目制作在內的全媒體出版資質,被外界稱為“小而美的音視頻專業出版機構”。去年公司67人,今年突破80人。他認為,行業需要以用戶需求為導向,建構新媒體出版敘事的新場域,要順應新時代,擁抱新技術,加快推進產品、技術、渠道、平臺深度融合。具體操作方面,首先要在新媒體運營上跨界整合;其次要走出介質桎梏和局限,抓住電子音像出版內容本質和出版業發展邏輯的實質,以用戶驅動為核心,實現單一內容出版走向媒體深度融合的多元化知識服務,在優質內容研發上實現跨越與突破。
山西出版傳媒集團教材中心主任、山西省教材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慧君認為,電子音像出版領域最大的契機是做好數字教育服務的研發突破,各社應積極探索,真正做出被市場接納和歡迎的優質數字教育產品。
山西春秋電子音像出版社社長、總編輯裴建平介紹了該社早在張慧君社長時期就打造的兩個IP。山西是八路軍的總部所在地,“八路軍”IP深耕了16年,逐步形成八路軍文化的數據庫;另一個IP“五臺山”深耕了13年,并且建立了五臺山文化遺產數據庫。出版社利用三年半時間進行數據采集,歷時四年之久從事學術整理工作,再進行技術研發,產品已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而且相關衍生品目前市場銷售良好。
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數字音像電子出版工委秘書長、人教社音數公司數字媒體部主任嚴立介紹了工委牽頭編制團體標準情況。標準制定分四個層級:國標、行標、團標、企標。與國標相比,團標的建立和修訂速度較快,能迅速跟進新技術新產品、填補標準空白。工委本次立項的《中小學數字教學資源服務指南》這個團體標準就是瞄準成員單位在出版發行數字教學資源時遇到的問題,希望通過標準,提供抓手,解決部分難題。
當前,知識形態和邊界正在發生變化。回顧電子音像出版的40年歷程,多位與會者表達的觀點是,用戶不僅需要獲取文字知識,他們同時也希望獲取豐富的圖像、音頻、視頻、動畫等形態的內容與信息,這種趨勢只會越來越明顯。電子音像出版領域曾擁有龐大的專業作者隊伍,并且擁有豐富的內容資源,只要努力將這些資源轉化為適合網絡傳播的形態,就能實現新的發展目標。
重組改革實踐
近年來,電音社與數字出版公司的融合,在國家級單位和各省集團內部逐步推進。過程中涉及兩類企業歷史上形成的人才類型不同、薪酬水平不同、企業文化不同、歷史效益和未來預期效益不同等等現實問題。
產品升級與業務整合
據了解,人教音數公司和江蘇鳳凰相關單位在產品形態和機制模式方面已進行較大調整。人教音數公司正在對人教電音社、人教數字公司進行整合,力圖在人力資源、產品等方面實現優勢互補。傳統音像單位數字技術力量不足,數字公司的技術團隊正好是有益的補充;前期人教電音社儲備了大量體育健康領域的音像資源,未來將借助數字技術進行整合和深度開發。
江蘇鳳凰電子音像出版社社長、江蘇鳳凰數字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晨岷說,兩個單位整合后,企業定位為數字內容生產者和運營者。在鳳凰的大出版生態圈中,相對于其他出版機構,鳳凰音像數媒擁有成熟的數字資源建設、運營和技術研發團隊,致力以新技術賦能傳統出版,通過體系化數字資源建設完善精品內容的生產體系。比如,基于提升音數單位的選題策劃和審校能力等目的,公司抓住鳳凰出版傳媒集團發力融合出版的契機,主動承接鳳凰出版傳媒集團重大融合出版平臺型項目建設和運營,引導團隊提升能力。鳳凰音數公司內容生產方面的做法:首先,在主題出版和重點項目申報方面,公司有中長期規劃,瞄準大視野,選取小切口,結合自身特色來打造主題出版的精品和重大項目。其次,在努力增強數字產品專業特色的基礎上,公司強化集團內各出版機構優勢資源的整合利用。
時代新媒體出版社總編輯吳雷介紹,2020年時代出版將時代數媒公司并入時代新媒體出版社,因此具備了電子音像出版和數字出版兩項職能。在數字出版方面,該社主要為時代出版及各出版社在數字出版形態上提供技術支撐。具體承擔了兩個重點項目:一是落實時代出版課后服務重點項目的建設工作,承擔了課后服務智慧化管理平臺的研發工作和課后服務課程的研發工作;二是承擔時代出版數字化轉型的創新性工作,落實AIGC等新興技術在出版行業的運用。
刁戈介紹,目前他們的班子負責管理山東電子音像社和東方教育科技,這兩個單位是集團內部承接出版轉型的重要力量。電音社的主要短板是編輯能力欠缺、資源不足。傳統的電子音像出版的優勢已經消失,新人才的培養方面,他們探索借助一般書籍出版,盡快培養自己的編輯能力和策劃能力。東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是集團內部唯一具有技術背景的公司。目前的發展思路非常明確,為集團和股份公司的教育出版數字化融合提供服務。
人才隊伍與生產機制
朱于國介紹說,因為歷史上和業態上的特殊原因,人教音數公司編輯整體實力還不夠強,對大社學科編輯室依賴度較高,核心競爭力不足。著眼未來發展,人才是第一要務。“我們考慮未來每個事業部都要配齊配強編輯力量,并加大培養力度,打造一支既熟悉學科教材、有較強把關能力,又具備數字素養的編輯隊伍。”廣東海燕電子音像社、江蘇鳳凰電子音像社、山東電子音像社等單位也深有同感。
徐晨岷認為,AIGC以其獨特的“從無到有”的內容生產方式,成為數字經濟時代不可或缺的新質生產力。在出版、教育、文化等領域,AIGC等新技術正深刻重塑著傳統出版業的知識生產邏輯與出版流程。“為應對AI技術快速發展帶來的挑戰,我們組建了由社委會領導牽頭,技術部、總編辦、各業務生產部門等多部門參與的AIGC研究與應用團隊,推進技術在生產環節的實際應用和產品服務創新,著重與各現有平臺項目適配,以期盡快實現內容生產、產品研發模式的優化改造和提質增效。”
新技術融合與跨企合作
龍正武認為,融合出版是一條現實且可行的路徑,一要堅持內容為王,二要堅持技術為要,三要堅持創新為魂。關于技術為要,他認為相對于傳統出版,內容呈現形式會更加顯著地影響內容傳播效果。技術是融合出版的關鍵要素。我們應該思考如何從內容出發考慮哪種技術最能滿足用戶內容獲取需求,這樣開發出來的產品或許能夠取得數倍于傳統出版的效果。某種意義上,利用人工智能生成內容,本質上是增加了許多初稿,挑選出最優質的內容是出版人應該完成的任務。
“電音數企業由于成本投入較大,有些產品可能更多地與其他單位合作。”蔣海燕等與會人員在選題策劃、挖掘名家大作的過程中,表現出強烈的合作愿望。她表示,巧“借力”,實現強強聯合,是電子音像出版發展新質生產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有效手段。以江蘇鳳凰為例,在重點融合出版項目開展方面,音像社和數媒公司在集團內部聯合作為鳳凰集團融合出版工作的牽頭實施單位。黃永華還強調順勢借力,即順應出版業數智化、教育信息化的趨勢,借助AIGC技術賦能,利用國家資本金等各種項目資金支持,建設自主的數字平臺。
誠如十省電子音像出版社聯席會會長、湖南省出版工作者協會副主席楊林所說,融合發展、轉型升級是每個企業永恒的話題,我們要有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現在的出版傳媒和大眾傳媒,音視頻體現出了巨大的活力和市場凝聚力、影響力,教育市場更是離不開音像、數字內容。大家都在討論行業的生存和發展,更要通過合作找到發展路徑、解決方案。這也是聯席會建立初衷及希望所在。
部分重組整合信息
在各省或主辦出版集團的戰略規劃下,這些重組和轉型,有的側重技術定位,有的側重出版定位,有的側重媒體定位,它們將依托不同的資源,發揮不同的市場作用。以下為不完全統計:
1.人民教育出版社將人民教育電子音像出版社和人教數字出版有限公司進行整合,一套領導班子
2.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旗下鳳凰電子音像出版社和數字傳媒公司兩家單位整合,形成鳳凰音像數媒管委會機制
3.時代出版傳媒集團將時代數媒科技公司整合到時代新媒體出版社作為子公司管理
4. 黑龍江東北數字出版傳媒由黑龍江出版傳媒重組至黑龍江教育出版有限公司旗下
5. 浙江電子音像出版社股東由浙江出版傳媒旗下的博庫數字傳媒變更為浙江教育出版社
6. 山東電子音像出版社與山東東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一套領導班子